|
以下描述较能表达我所体会的泰国文化
1 A. I$ m& Q1 I/ `6 {, B1.文化编织的非殖民化与西化:泰国和西方的交往经验是主动的,因而未经历惨痛的殖民记忆。 W( f) N4 L6 M7 J) g$ z1 d* A8 i
2.泰国历史上始终存在一个外在的文明想象,从中华到欧洲(18世纪是转折点),而非来自对黄金时代的想象和记忆,泰国文化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,南方则与马来相关。占人口75%的华裔来自中国南方特别是潮汕,南传佛教与婆罗门教共同影响) Q% _: s4 c) x- Y
3.相应于1和2,泰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也就没有发生强烈的传统与西化-现代化的对立,就饮食习惯,到处用的是刀叉)
: e, Z$ c0 Y, {5 L4.从我们的眼光看来,泰国当代社会存在着两条平行线构成了当地人的精神空间——平民社会与僧侣生活、国王与我,世俗-民主国家的地平线上浮现出精神化的想象,宗教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必要的精神历程依旧保持着自足的空间,呈现为一种生活仪式。同时,世俗-消费社会的力量同样强大,禁欲与纵欲交叠,东南亚式的消费文化衍生出一种杂糅的纷乱却充满活力的感性,呼应着被异化的欲望。
" w( J8 g4 ?! t* C) a5 w
+ M1 [, A9 o, R {. E1 g! f泰国素以佛教圣地著称。那里的朝宇建筑极多,仅曼谷一地就有数百座寺院。建筑造型与中国北方,江南迥殊,它用料精致,色调绚丽多采,称得上富丽堂皇,美不胜收。
7 A( s8 L1 v" w9 z% O. g0 E 不过,中、泰民族虽外貌相似,但泰国的民族精神特征和社会习惯比较特殊而难以理解,往往使外国游人感到神秘莫测。在中国人看来,泰国的某些社会现状明明十分矛盾对立,可是,泰国人却能揉合在一起而安之若素。例如,佛教在泰国,被尊崇为国教,90%以上国民都是佛教信徒,按常理讲,佛教徒应以慈悲为怀,方便为门,而普救众生。; X/ b" P4 p6 O! ?8 {
6 c6 h9 `: U, Q8 Z2 o[[i] 本帖最后由 jeffjma_jc 于 2008-9-25 16:39 编辑 [/i]] |
|